青年教師展風采,相互交流促成長
——天河區“3+7”教育協作聯盟語文科交流活動
為了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促進“3+7”聯盟內語文老師之間的交流,同時也給青年教師提供一個學習和鍛煉的機會,使青年教師品嘗成功的喜悅,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營造團結協作、研究創新的聯盟教研氛圍,2019年4月24日上午,天河區“3+7”教育協作聯盟語文科在長湴小學舉行“目標驅動,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研討交流活動。
本次活動共有三位青年教師展示了自己的教學風采:長湴小學的莫曉華老師執教二年級下冊《蜘蛛開店》第二課時,御景小學的盧春果老師和岑村小學的林梓珊老師同課異構,執教一年級下冊的《一分鐘》第一課時。
莫曉華老師的課堂圍繞“根據示意圖講故事”的核心目標展開,通過詞語、課文主要內容的復習,課文關鍵句的有感情朗讀,故事脈絡的梳理以及老師示范講故事,孩子們小組合作講故事等方式,讓教學內容循序漸進,層層深入,最終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學會了如何將一個故事講清楚,講流利,講生動,課堂既生動有趣又有實效。
御景小學盧春果老師通過孩子們熟悉的“鐘”導入課堂,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課堂中通過加一加、換一換、比一比等有效的識字方法帶領孩子們認識生字,并讓孩子們在游戲的玩樂中鞏固了生字。
同樣的教學內容,岑村小學林梓珊老師則采用了讓孩子們自讀生字,小組合作學習記憶生字的辦法來識字,給予孩子自主學習的空間,并通過大量的朗讀課文,讓孩子們在課文中加深對生字的認識和記憶。
三節課的教學設計都有共同的理念:一是重視學生的想法和理解。通過“你觀察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你覺得要怎樣做才能讀好課文呢?”“你覺得要把字寫好該怎樣做呢?”……通過問題的引領,適時的指導,讓學生自己發現,自己練習,最后加以評價。二是提出要求能做到循序漸進,層次分明,讀練結合。
最后,與會的老師們對這兩節課進行了評價,肯定了好的做法,也提出了建議和困惑。
特級教師曾麗君老師在肯定青年教師的素養與基本功的同時也給出了詳細的教學建議:講故事需要把細節講清楚,評價具體到位;識字課應區別二會字和四會字的教法,對于二會生字需注重認讀,并引導學生通過朗讀,經歷由字到文的過渡;教學四會生字時需要注意尋找字的共同點,并將生字進行歸類教學。
本次“3+7”教育協作聯盟語文科教研活動,老師們能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虛心學習、積極思考、互相交流,進一步梳理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明白了語文課堂須精準地制定教學目標,并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開展每一個教學環節。相信在老師們的共同努力下,“3+7”教育協作聯盟語文科的教學質量會越來越高!


